二十四節氣之立冬是冬天的第一個節氣,本該是枝繁葉茂的樹木,卻是孤零零的搖晃著老樹干,地上落滿了枯黃的樹葉。下面是小編整理的2022立冬習俗吃什么,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。
2022立冬習俗吃什么
冬補
“補”是冬季食俗一大特點。在北方,尤其是北方的人們立冬講究吃餃子。餃子來源于“交子之時”,立冬是秋冬之交,所以交子之時的餃子不能不吃。有的地方立冬有吃南瓜或軟棗的風俗,有些地方立冬講究吃羊肉,因羊肉屬溫補,有利五臟,可以利于抵御冬季的寒冷。
立冬由來
春秋時期,人們用土圭(立桿測影)測量日影長短。日影最長、太陽移到最南端一天,定做冬至。
我國古代將立冬分為三候:“一候水始冰;二候地始凍;三候雉入大水為蜃?!贝斯潥馑呀浤芙Y成冰;土地也開始凍結;三候“雉入大水為蜃”中的雉即指野雞一類的大鳥,蜃為大蛤,立冬后,野雞一類的大鳥便不多見了,而海邊卻可以看到外殼與野雞的線條及顏色相似的大蛤。所以古人認為雉到立冬后便變成大蛤了。
對“立冬”的理解,我們還不能僅僅停留在冬天開始的意思上。追根溯源,古人對“立”的理解與現代人一樣,是建立、開始的意思。但“冬”字就不那么簡單了,在古籍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中對“冬”的解釋是:“冬,終也,萬物收藏也”,意思是說秋季作物全部收曬完畢,收藏入庫,動物也已藏起來準備冬眠。完整地說,立冬是表示冬季開始,萬物收藏,規避寒冷的意思。
立冬習俗
本文共約2773字